News
“三月三”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刻上“广西”烙印的“三月三”,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元素,特别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定为“壮族歌节”。1984年4月,广西第一届“壮族三月三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部署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中华民族千秋大计,意义深远。
国务院总理李强2025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7种民族文字版单行本已由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翻译,民族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向全国公开发行。
在义净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不仅对自己二十余年求法历程做了深情回顾,更对东南亚诸国及印度的经济、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作了详尽描绘,还记录了早期中国与南海诸国的商贸往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成为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生动写照 。
这前后两件事,正应了那句著名歌词: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今天的中国,既有底气对朋友捧出“好酒”——开放国门、优化服务、鼓励交流;也有能力对“豺狼”亮出“枪炮”—— 用事实反击污蔑,用法律捍卫尊严,拒绝不友好人员来华。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三次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17日在京召开,主题是“持续推进‘三项计划’,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出席会议。
如今,一部手机就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消费者当上“羊主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库尔米希村,“云端代牧”的创新模式正借助数字化手段,为传统畜牧业开辟出一条全新发展道路。
浦江潮涌连雪域,中华同心共融生。4月18日,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二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开展。本期轮展由上海、西藏联合承办,为期3个月,将带领观众一同踏上跨越山海的文化互鉴融通之旅。
16日,中国经济首季成绩单出炉,GDP同比增长5.4%,多项具体经济指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开门稳”来之不易,为全年发展开了个好头,也为阴云笼罩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宝贵信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
近日,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倡议、京津冀三地22所高校共同发起的“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集体备课共同体”正式成立,14所高校作为第一批成员单位加入,标志着京津冀三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有一名现年84岁高龄的“银发名医”李伯藩,自从退休后,他已风雨无阻地坚持义诊19年,为各族群众号脉看诊、解除病痛。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