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更現實的是,如果出現一間低於市價的房子,仲介沒買、投資客也沒買,這當中的風險,其實不言而喻。這時候,普通客戶才會有機會接觸到這樣的物件。 但如果你看不懂這個邏輯,大概率就不是那個撿到便宜的「幸運者」,而是成了最後的「受害者」。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南港區雖是台北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但也有11萬多人,4.8萬戶,一個月竟只成交5間,確實令人驚駭。不過,交易低量已有一段時間,很難斷言房價會明顯走跌。
台灣房屋今日指出,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今年第一季六都的預售屋均價,與上季相比,六都中僅台北市的均價下滑,季跌幅5.4%,新北市則較上季上漲逾一成,季漲幅居六都之冠。
台灣房屋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今年第1季六都預售屋均價,與上季相比,台北市均價下滑5.4%,其餘都會區仍呈季漲,新北市較上季上漲逾一成,季漲幅居六都之冠。
根據最新實價資料,北市辦公室租金實登又出現單坪5千元案例,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地標大樓「南山廣場」,今年2月41樓出現每坪5,094元的租金實登,一個月租金高達189萬元。
惟隨著時序推進,賴志昶表示,近年歷經多次政府打房,市場投資風氣趨緩,首購族成為市場主力,建商也順應市場,推出如低首付等銷售手段,加上比起仍需裝潢或無電梯的中古屋,年輕族群更為青睞新房,因此讓青年購置新案的比例大幅起漲。
「 預售屋 一週只賣一戶」、「讓利案頻出」房市新聞一波接一波,讓有剛性需求的 首購 族陷入天人交戰。一名網友近日在PTT 發文 ,表示自己看中幾個小 坪數 捷運宅,像是大同區新案與新月大河等, 格局 、機能都不錯,但一看到新聞又不敢衝,忍不住詢問:「現在是撿便宜的買點?還是該再等等?」 ...
近年來在政府優惠貸款加持下,年輕族群逐漸躍升買盤主力,年輕人都買什麼房子?住商機構統計聯徵中心數據,2024年20到40歲購屋族所申貸房產,約47%購置屋齡3年內新屋,顯見新屋已成為當下年輕購屋族的心頭好。
網友在PTT 發文 驚呼, 中和景平站 附近某 屋齡 14年的中古大樓,竟然成交價逼近一坪80萬元,質疑「這裡不是中和最高 地段 耶?中和也快到處破百了嗎?」該 區域 因皇翔堡可夢預售案開價上看百萬,疑似帶動周邊行情。
面對「嚴查掛四」的新聞,網友反應兩極。 PTT 不少網友認為「講得一副好像抓得到一樣」、「回查金流根本查不出什麼」、「銀行不是提款機嗎,那要它幹嘛?」更有人直言:「有掛四有房還好,怕的是 租屋 股神信用破產還融資。」 ...
結果關造成稅 股災 ,又一堆人說楊金龍是先知,限制了房地產的槓桿,救了很多借 房貸 出來 投資 的人。 這個太可怕了!這個週期是一定要度過的,所以我們不可能讓它自然發展、不斷地去泡沫,然後突然之間就掉下來,誰都沒辦法去承擔這個責任。
台北市1月實價登錄揭露,交易量僅338件、月減90件、年減逾半,尤其南港區僅5件成交,打破不少人對「高科技區」的想像。房市冷凍,也讓不少網友質疑「南港是不是炒太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