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杭城茶香四溢,杭州梅家坞附近的茶园里,一片繁忙景象。采茶工人们穿梭在茶树间,指尖灵动,采撷着春日的鲜嫩。而在这其中,一个特殊的“采茶小工”吸引了众人目光——浙江 ...
科幻与现实之间的边界,并非壁垒森严。今年初,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因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一度引发全球关注。虽然它最终被确认为虚惊一场,但探讨近地小行星防御绝非杞人忧天。
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博乐仁在本届汉诺威工博会开幕式上说,全球技术发展正推动工业和能源系统向更高效、自动化、安全可靠的方向演进,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无论未来人类与机器的组合形式如何,人类需要学习如何在以技术为基础的生 ...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AI眼镜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新宠,正逐渐从“小众尝鲜”走向“大众普及”。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其中不具备显示功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预计出货547万台,同比增长101.9% ...
除了阿波罗登月任务外,包括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在内的所有宇航员都未曾目睹过地球的极地地区。这是因为国际空间站运行在地球赤道附近的轨道上。迄今为止,最接近地球两极的载人飞行任务是1963年苏联的太空飞行任务“东方6号”。然而,“东方6号”的飞行倾角为65度,而“弗拉姆2号”则将以90度的方向飞行,这意味着它将完全垂直于赤道飞行。
随着人工智能、卫星技术等发展,生命探测仪的科技含量近年来也不断升级:美国机器人公司ReconRobotics研发出能够探测复杂环境的可投掷微型机器人;2023年土耳其地震,救援人员使用先进信号处理技术和算法降低生命探测仪误报率等。
当可以高精度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时,团队会在小番茄微微缺水的情况下浇水,使其积累更多的糖分。“把握好那个刚刚好的尺度,最终,我们相较其他两组仅用1/3的浇水量,就培养出了更甜、品质更高的小番茄。” ...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是我国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缩影和代表,在科技界产生良好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趋势和特征至关重要。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